时间:2022-10-04 18:11:45 | 浏览:638
转载2016-07-26 09:39:12
汉白玉石牌坊
南山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一座大寺,北距台怀镇约3公里。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国寺。南山寺是建在山坡上,依山就势,而且寺院很大院落很多,下面部分正在修缮。由于沿西路走过去上佑国寺的路被封住了,善德堂又不对外开放,所以此次把佑国寺错过了,只去了下面一半的院落极乐寺。
南山寺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之大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该寺始建于梁重建于元代,时称“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大照壁(借用)
照壁中心的文字(借用)
南山寺面东向西,面对清水河。山下有一大片青葱笔直的白杨树,山上梵宇错落,楼阁掩映。未入山门,一座巍然屹立的大照壁非常引人注目。此照壁面宽3间,长18米,高8米,厚1.6米。当心间高大凸起,次间偏低。座为石砌束腰须弥座,磨砖壁身,壁身中央,正面镶嵌汉白玉雕刻题字三块。中间一块题字是:“当初以来,混元一气,天地回覆,日月光明。分形变化,大道虚空。万籁圣人,性中觉灵。迷悟解决,善德无穷。悬机高钓,老主无生。”落款“愚居士”。左边一块题字是:“风化神中梦,迷路天作和。”右边的一块题字是:“了道心圆地,真光上明天。”壁身背后中央向前砖雕题字:“大方光明。”照壁顶部都是磨砖斗拱,单檐五脊,青色通板瓦盖顶。照壁对面是砖砌拱形门,门的额上前后均嵌一块砖制牌匾。正面为:“化日光天”,北面为“万象维新”。
拱门内仿佛是一架天梯(借用)
跨入拱门,抬头仰望是108级石阶,坡度很大,陡峻挺拔,仿佛一架天梯,从人间通往天上。石阶由青石砌成,平展宽阔,洁净无垢。石阶分三组砌成,每组36级。
石牌坊
石牌坊前的小石桥
石牌坊后的幽冥钟楼
幽冥钟楼门券上的精美石雕
背面也是同样
108级石阶上面,傲然耸立着一座高大的汉白玉牌坊。牌坊面宽13米,厚1.6米,高8米,下方三个门洞,上方形成三个楼檐,中高旁低,每个楼檐又分三层,层层内缩。中间楼檐有6块整石组成,两旁楼檐由4块整石组成。椽、飞、瓦、脊俱全。牌楼的正背面由内向外,皆雕有题词与对联。正面对联是:“山色远,海月空,圆顿分明同上帝;青天望,水镜中,悬真法正性光灵”。“万圣今朝清真地,五岳光中自在天”。背面对联是:“善真无德,完成礼乐修大道;明哲则贤,振动朝元独一天”。“道德灵圆居仙镜,心波性祝乐天明”。横题是“上天有应,善德良心,清凉五台山地生;苍松无毁,智转云中,飞腾万里山水平”。“生死因果修先定,善恶同须今日好;后天不老落成真,他贤我愚未来明”。“万缘之分以德为名,未必成加;事应虚心劳动苦尽,非理判清”。还有“信天由命”、“月色天空”、“大理方明”、“不灵有神”等匾。上面还刻有此牌楼的完工时间,即“民国二十六年三月十五日,西历一千九百三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
石雕细部1
石雕细部2
石雕细部3
慈禧太后亲书“真如自在”赐予普济和尚的刻石(借用)
占地6万平方米的南山寺,下三层是极乐寺,中一层是善德堂,上三层为佑国寺。它创建于元代元贞二年(1296),寺内现存有一块石碑,原来这里叫“大万圣佑国寺”。明代嘉靖二十年(1541年)曾予重建,清代僧人,叫普济和尚,他和清廷关系密切,是当时南山寺的当家人。慈禧太后曾亲书“真如自在”四字赐予普济,普济把它悬挂在大雄宝殿内。民国初年,南山寺再行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千佛殿
千佛殿内景
左侧佛龛
右侧佛龛
财神殿
财神殿内景
“佛国善地”影壁
南山寺内现存亭台楼阁和殿堂300多间,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内除了慈禧手迹之外,释迦牟尼像也保存完好,塑造精巧细腻;石雕汉白玉送子观音像精美绝伦,是五台山罕见的工艺品。此外《佛传图》和《西游记》壁画,线条优美,刻画细腻,形象逼真。而十八罗汉更是驰名,其中尤以睡罗汉最为引人。这尊罗汉的睡姿优美,身段比例协调,衣饰线条流畅,给人以活生生的感觉。其余的十七尊罗汉也各有特色,塑技不凡。极乐寺的祖师院内有普济和尚的衣钵塔。再上为善德堂,有前、中、后三院,前院有钟、鼓二楼和80级石阶,这里有“南天门”之誉称。
敕建极乐寺
极乐寺山门正面
极乐寺钟楼上的精美砖雕
极乐寺山门侧面
山门内的佛像
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1
四大天王和哼哈二将2
普济和尚墓塔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匾额
大雄宝殿内正面佛像
右侧罗汉
右前方的关公
左侧罗汉
左前方的韦驮
大雄宝殿内景
大雄宝殿内的水陆壁画
建筑上的精美石雕“鲤鱼跳龙门”
人物
西游记
狮子
八仙
好像也是西游记的内容
五台山南山寺位于五台山中心景区台怀镇南面3公里的弓步山的山腰,海拔在1700多米,始建于元代,整个寺院依山而建,共有7层,下面的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的一层是善德堂,上面的三层为佑国寺。清末时寺院的主持普济和尚募得了一笔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来,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胜数,中外佛教信徒和游人纷至沓来,朝山礼佛和参观游览。五
南山寺,北距台怀约2公里,依山势而建,海拔在1700米以上,共有殿堂窑房300余间,占地6公顷,规模很大,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南山寺整个建筑群由七层三大部分组成,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上三层叫做佑国寺,中间一层称作善德堂。该寺创
来五台山之前,听朋友讲有个唐代佛光寺很出名,就计划安排半天时间去看看,尤其是当年梁思成、林徽因曾经亲自前往测量绘图,考证其年代,才被世人所知。但经历了昨天疯狂的游玩,身体有点吃不消了,在黛螺顶寺庙区域听闻居士香客说起南山寺和佛光寺齐名,便更
行走五台山之-南山寺(极乐寺)转载2016-07-26 09:39:12汉白玉石牌坊南山寺是山西五台山的一座大寺,北距台怀镇约3公里。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的梁,整个寺院共有7层,分为三大部分,下三层名为极乐寺,中间一层名为善德堂,上三层称作佑
【M先生的旅行人生】五台山上寺庙数量众多,多到什么程度呢?一查资料,真是不了解不知道,了解后吓一跳,原来五台山台里台外的寺院加起来,数量总共超过了400个。我们第一次来五台山,也参观了十几个寺庙,在这些寺庙当中,让我们最恋恋不舍的是南山寺。
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三处合称。寺始建于元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明称大万圣佑国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道光九年(1829年)扩建,称极乐寺,民国年间,东北姜福忱等人进行改建,总称南山寺。现存建筑为明至民国年间遗构。寺址依
南山寺最大的影壁,宽17.3米,高约8米,当心间高大凸起,次间偏低。照壁顶部是砖磨斗拱,单檐五脊,青色通板瓦盖顶,石砌束腰须弥座,砖磨壁身。与人相比,就知影壁有多大!壁身中央,正面镶嵌汉白玉雕刻题字三块。中间一块题字是:“当初以来,混元一气
黄河新闻网五台山频道讯(记者/高峰毅 实习记者/高楠 朱晓宇)农历4月初4,是文殊菩萨的生日,每年的这个时候五台山众多寺庙都会以传统的法会等形式来以示纪念。今年五台山南山寺则以独特的形式——佛教音乐来纪念文殊菩萨诞辰。记者有幸亲临五台山
一个千百年来让人仰慕的圣地,一个永远让人探索不够、意尤未尽的话题……但是,随着现代休闲旅游、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的发展,以及旅行社人为的操作,这里有很多经典内容的精品寺院却渐渐封存在大多数人的记忆中,很少再有人前往踏访。本文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
南山梵天④:南山寺出了三十三观音堂,大多数人都往南山寺的方向走去。我们发现在道路的右边有一处景点,是一个挂了一口钟的亭子,我们按照有景必看的指导思想,向那里走去。那里,几个满面慈祥的女居士看管着,撞3下钟10元钱。3个孩子各撞了10块钱的,
南山原名灵岩山,寺庙建成以后便因山名将寺庙起名为灵岩寺。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寺庙被毁于战火,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复行修建,更名为“南山寺”。地名的来历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唐代地藏王到南方巡视,路过此地时,看见这里水秀山美,
张 良2015年2月12日,我在海南三亚观光旅游,即游览天涯海角景区后,立刻奔向南山佛教文化苑——南山寺观光游览,让人随生新感悟。天涯海角景区距离南山佛教文化苑——南山寺18公里,我驾车不时来到了南山佛教文化苑——南山寺。当日,南山佛教文化
五台县位于山西省东北部,隶属于忻州市,素有佛国圣境之称,境内沟台错落、重峦叠嶂、山水交织、风光秀美、温度适宜,佛教文化、红色文化和自然文化交融沉积,是不可多得的休闲旅游好去处。近年来五台县把旅游业作为经济转型、产业富民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
8月6日上午,五台县召开“五台山·既下山”项目演示会,县委书记赵永强,县委副书记侯晓庆,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郝俊杰参加会议,县自然资源、住建、交通、供电、林业、豆村镇等有关单位负责人和既下山项目行李旅宿集团负责人参加会议,侯晓庆主持会议。 五